景觀闡釋:桂柳運河,亦稱相思埭,唐代長壽元年(公元692年)筑,這條運河溝通了漓江和柳江水系。運河源水來自獅子巖及其附近的濕地,到達分水塘后,分水使東西流,兩水從此不再相遇,故名相思江。東渠往東流,在良豐附近匯入良豐江,再北上流入漓江;西渠下大灣,抵蘇橋,往南匯入洛清江,終入柳江。全長15公里,對促進西南邊疆開發(fā),繁榮社會經(jīng)濟和文化,維護國家穩(wěn)定發(fā)揮過積極而重要的作用。唐代詩人柳宗元從永州再次被貶至柳州,途徑桂柳運河,寫下《答劉連州邦字》:“崩云下漓水,劈箭上潯江”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留下詩句:“桂柳陡河水長流,如此風景消旅愁”。
貫穿于雁山校園的相思江目前是桂柳古運河保存最完整的一段,是生態(tài)文明形態(tài)的生動反映,是歷史的活化石。她如一條碧綠的玉帶,環(huán)抱著雁山校區(qū)。兩岸山光水色,平疇沃野相間,風光旖旎。